幼兒時期可以找
白話:中國民間故事、余光中新詩、國語日報刊物、成語故事。
古文:古文選裡也有很多小故事 、
地誌圖鑑、 生物百科圖鑑、
英文伊索寓言、聖經故事
宗旨、方法、教材選用
宗旨:增進兒童語文能力,提昇其學習智能,建立明確的價值觀念,提升內省的能力。
涵養優雅氣質:增進親子關係,曾進國學文化涵養。
幼兒班:(每天20~30分鐘開始)配合美術、音樂、體運和戶外遊樂 可從每晚八點至八點半開始
3歲以上之學齡前幼兒,把握教育時機,落實〔及早讀經〕原則。三年內依序讀完:大學,中庸,論語,老子,莊子,詩經,孟子,易經等原始經書。英文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誦讀。輔以美術及體能訓練,增進幼兒之感覺統合。
在家自學班:
接續誦讀古文選,書禮春秋選,佛經選,唐詩,詩歌詞曲選等中文經典以及英文莎士比亞,聖經,常語舉要等經典教材。輔以美術,體育及戶外教學,健全〔博學〕、〔多聞〕之目的。
暑期溫故知新班:(summer interval with shorter classics)
已具有讀經基礎者,以一貫[老實讀經],[大量讀經]原則進行。新課程:孝經,弟子規,三子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等。複習課程:大學,中庸,論語,老子,莊子。本班歡迎歷屆畢業生回來大量複習經典,可溫故而知新,且輕鬆又快速的重刻經典印象於腦海之中。我們計劃今年暑假鼓勵孩子以此成績參加第13屆全國經典總會考至少七段。
暑假班:101年 7月2日至8月31日止,共九週 。
教學安排:早上8:00上課,下午5:30放學。供應全素午餐、點心,
午休約一小時,下午體能活動安排跑步(兩千公尺視年齡體能而定)。
(如遇雨天於室內另安排閱讀、科學影片觀賞等…)
讀經時間約5個小時。 (國小階段;一天中分段,總時數5hr,分不同科目)
「經」,就是你認為最有價值的書、百讀不厭。字字珠璣,不分難易,不管長短,只要從頭按照章節,一字一句 讀下去背起來便是。該記憶的時候給他記憶,不該理解的時候不要強求理解,這才是合乎人性的教 育法則。及早「灌注」在下一代的心靈中,好讓它在人生成長歷程中漸漸醞釀,發酵,成熟。記憶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唯有趁現在「死背」多了,將來才能「活用」。
家長的督導最為成敗關鍵,多接觸有文化意義的教材,以及人物傳史地傳誌,從過程中教導幼兒時間管理的概念漸漸自我規劃活動。
方法:背誦」與「理解」可以相輔相成,「東方」與「西方」可以諧調融合,「傳統」 與「現代」都有價值,「文言」和「白話」本不衝突,「精讀」和「略讀」同 時注重。教讀經,不只小朋友進步,其實進步最多的是老師和家長。 大人讀經的方法完全和兒童一樣,只要老實讀,不必求懂,讀多了自然會懂。(先知道,後理解)。不要錯用教育原理而扭曲了人性,浪費了兒童的好時光。
有關讀經理論及實務,請參考王財貴著「兒童讀經說明手冊」
( 可向華山書院「讀經推廣中心」或「全國電子專賣店」各縣市分店索取,免費供應。)
輔助教材:代售王財貴編訂之「經典誦讀本」,讀經出版社出版。計十種,目前先出論語﹑老莊﹑唐詩三百首﹑孟子﹑詩經﹑易經六種,可直接向本中心訂購。並代售「經典講座」及「中華兒女唱唐詩」﹑「閩南語古音經典讀誦」錄音帶。
- 發行經典朗讀教學錄音帶、CD(國語),包括學庸論語﹑老子﹑唐詩三種。
- 發行兒童讀經教育研習錄影帶,鄭石岩教授推薦,王財貴老師主講。
專家學者談背誦
台中師範中文系主任 王財貴
「讀經」本來沒問題,但自從民國開國就有了問題了。民國元年元月十九日,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下令:「小學堂讀經科一律廢止。」可見雖然清末的新制小學堂,也還是讀經的。民國元年五月,又下了第二道法令:「廢止師範、中、小學讀經科。」於是不只沒有讀經的學生,也消滅了可教讀經的教師。同年七月,蔡氏且在全國第一屆教育會議上提出:「各級學校不應祭孔」的議案。他認為祭孔是宗教迷信,而想以「美育」來代替「宗教」,學校祭孔之風從此斷絕。這連續的三個動作,對民族文化的繼絕所關甚大,是中國教育史上應該大書特書的大事。等到民國六年,白話宣言出來;八年,五四運動起;九年,國小語文課全面改用白話以後,我們國人便漸漸連一般古文都看不來,更不用說「讀經」了。
這八十多年來,老、中、青三代的中國人,已經是不敢(也真不會)讀經了!而中國人是不是因此更理性了?中國社會的文化教養是不是因此更提高了?是不是因為充分西化而更受外國人所敬重了?當然歷史不可重覆實驗來做比較,不過,在一般人的心中,總難免有一些隱約的痛楚。切身的問題是:他的語文程度不夠,他看見左右的人心量不廣,涵養不深,他的人生態度無所依歸,理想不敢堅持。其次是:感受到社會正義的日漸消亡,君子之風的日漸遠去,短視近利,詐虞日盛。尤其是近來犯罪率的增高,而犯罪年齡層的降低,校園暴力事件的頻傳,顯示了人心的極度空虛,人生方向感澈底的失落!這其實就是整個社會只顧發展經濟,而未能相對的提升國民文化教養,所必至的後果。知識份子也愈來愈強烈地感受到:沒有自我文化旳民族,托缽乞憐的結果,縱有再大的天才本事,終究不能參與於世界文明的創建,而永為其他民族所輕賤。
窮則思變,剝極必復。我想:這應該是對八十年來的文化心態做反省的時候了!或許社會上其他的人各有其想法與做法,而我,則認為當務之急是:「教育」的革新,尤其是「文化教育」的落實。這是固本培元的工作,雖然收效在十年百年之外,但今日不做,必貽明日之悔!
而真要使教育落實,則不能是空喊口號,不能是表面浮華。須自小者近者切實做起,亦即從根基做起!這小者近者,而又是最根本最切實的教育革新,即是:普遍恢復讀經的教育。尤其要自兒童時期即開始,因為等到國中高中性情「沸騰」起來(國高中階段為性格養成最重要關建,也是文化認同感最強烈的時候),就來不及了,與其到時「揚湯止沸」不如及早「釜底抽薪」,此即古人說的「童蒙養正」。「養正」之方,應以讀經為最方便!以這一種最簡易可行但卻最實際有效的辦法,想從根做起,來救助文化,扶持人心。可行與否,有效與否,我現在願提供我個人的淺見和實驗的心得,請社會上關心文化教育者共同思考,共同檢驗!(這跟老外自幼上教堂讀聖經道裡一樣)
著名文藝理論家、美學家、教育家朱光潛先生在《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中說:「私塾的 讀書程序是先背誦後講解。在「開講」時,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讀成誦,一 句一句地在舌頭上滾滾將下去,還拉一點腔調,在兒童時卻是一件樂事。我現在所記 得的書大半還是兒時背誦過的,當時雖不甚了了,現在回憶起來,不斷地有新領悟 ,其中意味,確是深長」(《我與文學》,台北,大漢出版社)
世界語言學巨擘、對中國文化有深人認識的漢學家,瑞典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 1889-1979)先生說:「中國學生即使在低年級裡,必須背誦幾種大部的經典,並須熟記歷代 名家所作幾百篇的文章和幾百首的詩歌。這種學習的課程,採用了已經二千年,養 成大家於古代文書具有特別的熟悉;結果,對古代的歷史和文學,又發生了一種 崇視敬愛的心理;這種實在是中國人的特色。這種聚集成功的大資產,以供中國著作 家任意的使用,在文辭的修飾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結果。」
著名語言學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葉蜚聲先生,他在接受澳門大學學生訪問時 說:「學習語言必須多讀、多講、多背誦。......中文、英文或是其他語言,我 都喜歡背誦,因為背誦是幫助融匯貫通的方法之一。」可見背誦並不是愚策的教學法,相反有助於學生認識語法規律,掌握遣詞造句的 訣竅,背誦得當還是一件樂事呢。
白先勇先生在《我的國文老師》中說:「如果我現在要教孩子的話,也要他 唸這些書(《史記》、《漢書》),暑假時也盯著他背古文、背詩詞,我覺得這 幾千年的文化遺產,非常可貴。我認為唸中國詩詞,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中國詩詞裡極度的精純性,對於文字的節奏、音樂性和靈敏度,都是很好的基礎 。我覺得我們應該鼓勵背書,多背古文、多背詩詞,這對於文字表現是一種最好 的訓練。」
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陳耀南博士在《談背誦》中說:「背書 ,就如練字、練拳、練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爛熟而出。好文背誦得多,靈巧的修辭、暢達的造句、鏗鏘的聲韻、周密的謀篇,口誦心維,不知不覺,變成自己能力 的一部分。加上泛觀博覽,深思精研,將古人的感受,比照當今的情境,印證永恆 的人性人情,於是自己的文學藝術,又可層樓更上。」(《碧海長城》,香港,山邊 社)
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杜松柏先生在《工夫全從誦背來》一文中指出:「一方面 熟能生巧,由背誦鑭熟之中得到法則;一方面由有之而化之,書背熟了,辭彙自然有了 ,成語也蘊藏於胸,二者如築屋的材料,人人可拈用成為表情達意的工具。如果 能將所記得的辭彙、成語,一一點化,則能自成格調,不落前人窠臼,神而明之 ,便能達難達之情的地步了。......看來字詞安頓的工夫,亦在背誦了。」(《國文 天地》第三十二期,台北)
自譽為「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林語堂博士, 就給了我們一箇非常好的答案。他在《英文學習法》中說:「背誦法有沽法與死法之 別,鸝鵡能言的背法是無認識而無用的。正當的背誦應與體會同為一事,就是書上看了一句,得其句法句義,然後閉書體會其意義,試用英語說出。說不出再看書, 再閉書再體會,再嘗試,這是正當的背誦方法。」(《論孔子之幽默》,台北,風 雲時代出版公司)
其他在家自學 各科學科學習計畫表範例、
常見問題
概念性原則
皆可於華山書院網站參考
參考文獻:
一場演講百年震撼:http://blog.xuite.net/arvin66/icsc/38870959
今日不讀經,明日便後悔:http://blog.xuite.net/arvin66/icsc/49941190
英文讀經釋疑:http://blog.xuite.net/arvin66/icsc/49939766
一種有益終身的教育:http://blog.xuite.net/arvin66/icsc/54581251
==================================
后謙幼兒雙語讀經學園
Intellingent Children Studying Center
MOBILE:(886) 939-321-205
E-mail:arvin66@gmail.com
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arvin66/ic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