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台加兩地氣候和服裝使用場合來訂定衣櫃服裝採購原則。
在開始之前,不免俗的要來先分析一下每月均溫。
Temperature (°C)
JAN | FEB | MAR | APR | MAY | JUN | JUL | AUG | SEP | OCT | NOV | DEC | |
Average high | -2.6 | -1.4 | 3.9 | 11.3 | 18.4 | 23.2 | 26.1 | 25 | 20.2 | 13.5 | 6.8 | 0.5 |
Average low | -12.3 | -11.2 | -5.8 | 0.9 | 7.1 | 11.9 | 14.9 | 13.8 | 9.3 | 3.1 | -1.6 | -8.4 |
Average | -7.5 | -6.3 | -1 | 6.1 | 12.7 | 17.6 | 20.5 | 19.4 | 14.8 | 8.3 | 2.6 | -4 |
Record daily high | 14.5 | 13.5 | 25.4 | 29.6 | 33.3 | 6 q |
35 | 25.6 | 22.8 | 16.2 | ||
Date | Jan 15 1995 |
Feb 22 1981 |
Mar 31 1998 |
Apr 28 1990 |
May 17 1962 |
Jun 30 1964 |
Jul 09 1936 |
Aug 26 1948 |
Sep 02 1953 |
Oct 11 1949 |
Nov 03 1961 |
Dec 03 1982 |
Record daily low | -35.1 | -32.2 | -28.9 | -14.4 | -6.1 | 1.1 | 5.6 | 3.3 | -4.6 | -8.3 | -19.4 | -31.8 |
Date | Jan 16 1994 |
Feb 15 1943 |
Mar 04 1938 |
Apr 07 1972 |
May 07 1966 |
Jun 01 1945 |
Jul 02 1936 |
Aug 31 1935 |
Sep 26 1978 |
Oct 27 1936 |
Nov 27 1949 |
Dec 27 1993 |
基本上,體感溫度和相應穿著
36~ 20 度 感到熱,夏季針織、棉麻衣著,外出加一件長袖薄外套遮陽用, 寬緣帽子
20~ 11 度 感到涼,夏季衣物/ 春秋衣物交替,外出:加一件外套/大衣,薄圍巾。
11~ 0 度 感到冷,秋冬衣物,內裡、毛衣。外出: 外套/大衣,附件:圍巾、靴子、薄手套、薄帽子
0 ~-20 度 非常冷,秋冬衣物,毛衣、內裡。外出:兩層式、袖口緊縮雪地外套/,附件:厚圍巾、insulation手套、厚帽子
雪靴,凡士林、面霜
看到這裡有沒恍然大悟世界上流行的時尚之都都是四季分明的地方,像是紐約、倫敦、東京、米蘭,溫帶地區。
不過在加拿大到了冬季,是沒有人在乎流行這件事的,保暖的需求遠比美觀來的重要。
四季衣著
以加拿大來說夏季短只有三個月(SPF50),沒有必要買太多的夏服。分熱和很熱。八月中晚上開始出現涼意。
春秋氣候屬性差不多(SPF30),共有4個月,唯春天多雨須另備雨鞋。春天陰暗多雨,秋天明媚光源充足。 防風外套、稍薄的保暖內裡。冬天最長四個月(SPF15 或省略),把預算省下來買好的防寒外套和雪靴是很重要的。外套的選購重點防風、保暖同時共存。
簡易的換季方法是換冬夏被單、大衣、季節性配件就好,其他盡量數量不要太多,通通擺在衣櫃現役中,比較能符合普遍溫差大的需求。
而台灣基本上, 2~10月是夏季(防曬SPF 50左右), 11、12、1秋季(防曬SPF30),寒流+過年期間是冬季約一個月,颱風季節是多雨的春季,夏季衣物搭(外套+雨鞋)。有沒有很簡單?
製表原因很簡單,就是衣櫃裡的衣物,要根據居住地區氣候比例來採購衣服,才不會要穿的時候永遠少一件。
個人喜歡季節性色調
春天夏初: 淺色丹寧、粉紅色調,柔和色系,裸色系,藕色調(flora print)
夏天:藍色調、白色 (線條)
秋天:橘色調、棕色調、金屬色、紅色調、紫色調、無色調(杏色,beige,灰色,橄欖色)
冬天:無色調、黑色
款式
配件
大致上,買衣服會經過這樣的思考,再想想看要怎麼搭再買。以減少失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