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張麗卿雅虎部落格
防腐劑Paraben其實不太毒
關於用正確的態度看待防腐劑概念的傳達,在這個部落格中已經寫了不少文章了。
能起多少作用?不清楚。但漸漸地,在意「防腐劑」的族群,已經由消費者轉成「品牌業者」了。
忙碌與求好,是我現在生活型態的代名詞。
非得有強大的激發能量,才會讓我擱置堆積進行的工作,特別到部落格寫文章。
目前激發能量最大的,第一是「新聞事件」,第二是「工作無力感或不耐症」吧!
這陣子處理上最棘手的是「防腐劑」!眾所周知,
防腐劑在網路與新聞上被罵的最慘的是【Paraben】。
請注意喔!除了化妝品製造工廠、化妝品配方開發者之外的人都罵!
雖然批評的理由很牽強,但曝光度夠,就會成為箭靶。
消費者從來就不了解防腐劑的類型與毒性的關係,所以,聽一個怕一個。
而當一種數十年來被認同風險刺激最低、對肌膚與人體最有保障、
對產品防腐效果最可靠的Paraben,老是被點名時
品牌業者就會告訴工廠:請改用其他的防腐劑替代!
當工廠告知別的防腐劑不見得比較安全無刺激性時,
品牌業者還是會說:換掉就對了,只要不是Paraben消費者就不會介意!
品牌業者只差沒脫口說出:毒沒關係,消費者不懂!
【配方】是我的主要工作,有些產品因為劑型設計的特殊性,
有不加防腐劑的空間,或者使用非常簡易型防腐劑的空間。
當必須設計出合宜的防腐相時,委託我的企業群就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要求「絕對不要碰Paraben」,第二類是「充分信任」我的拿捏。
我必須要說,在我的配方能力之下,避開Paraben的配方設計,風險絕對遠高於開放Paraben的配方設計。
一次又一次的尋找替代防腐劑、一次又一次的發生防腐相不足以克服貯存問題、
一次又一次的更換更具毒性更有潛在隱憂的防腐劑。
更換防腐劑,不是拉高防腐劑成本預算就能解決的事(所謂的貴一點沒關係,只要安全就好)。
真的很想說:國際知名品牌、本土優勢品牌,不都也是以Paraben為防腐主力嗎?
新品牌業者,實在不要過於執意的認為品牌做不大、做不起來,跟使用Paraben防腐劑有關。
Dr.Wu、寵愛之名,用Paraben。資生堂、Chanel、Estee Lauder、Dior、SKII、
植村秀、Lancome、ALBION、Kose、Sisley、理膚寶水…..太多太多了,都用Paraben。
難道,這些知名品牌會笨到不懂得用較安全的防腐劑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
反而刻意用危險一點的防腐劑來嚇走消費者、者爭議嗎?
台灣的業者醒醒吧!品牌的致勝關鍵在行銷、策略、優質產品,不在不使用Paraben的防腐劑。
也真的不要因小失大,用更毒的防腐劑,只會讓客訴、過敏機會更多更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