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轉載自張麗卿教授雅虎部落格

化妝品配方「安全」的標準何在? 

不知是何緣由,這兩個月來,對「化妝品安全」的議題,特別有感觸。

可能是準備課程教材時,因為必須大量「瀏覽瞭解」各大大小小醫美保養品牌的產品成分與行銷訴求,
濫竽充數者太多,因此而鬱卒胸悶

可能是要替委託品牌開發新品時,業主老是期望「質地觸感」能再「精進」一些,給我帶來的痛苦壓力吧。

真正「引爆」我不吐不快的,則絕對是上星期四(2012.4.5)拜訪 宋奉宜 醫師,
看了他這兩年多來對各種不同肌膚問題者所記錄下來的皮膚監測照片!

保養品的使用,對皮膚的利弊,不是短時間的幾天或者幾星期的「目視」可以知道或下結論的
宋醫師利用光學儀器輔助「放大」眼力不足的能見度、「加深」眼力難達成的穿透度
見證表皮層與真皮層堆積了很多「外來物」,這些外來物,不只是使用彩妝品的人,只使用保養品者亦然。

一般人或許認為:「彩妝得靠卸妝品清除乾淨,沒清乾淨,就會留在皮膚中。」
但配方上,彩妝製品同時使用了粉體、乳化劑、醇酸酯蠟類、油脂、分子量大小不同的矽烷類、香料、防腐劑、色料等。

卸妝,充其量是移走臉上「滲不進角質層、活細胞層」的色料、粉體、大分子膠質,那些助滑順延展的油脂、防腐劑、香料、乳化劑、醇酸酯類「們」,分子量幾乎都未達500 Dalton,早就在卸妝前「鑽進」肌膚裡卡位了。

保養品為什麼也會「堆不明物」在皮膚層中?這才是我心裡真正的痛了!
一瓶精華液,究竟有幾個百分比例的成分是能被皮膚吸收、利用、代謝的呢?
分子大的,進不了皮膚,至少還能保安全。
分子小的,擦在皮膚上,慢慢的滲透穿越角質障礙,就進入活細胞層了,然後呢???
皮膚真正要的「或許」,吸收了、轉化成有用的成分了、代謝出人體了。
皮膚根本不要的,小分子的防腐劑、香料,「或許」跟著血液循環系統到身體各部門去旅遊,
或許先留在皮膚引發一場熱鬧的過敏免疫反應。

可怕的是,那些要小不小的乳化劑、各式各樣新開發的原料像是滲透助劑、合成酯、質地修試劑、
化學性保濕劑、合成技術創造出來的新機能成分等等,滲入肌膚內,代謝不了,也推不出皮膚外。
日復一日的堆積,就算肌膚的細胞有更新與自淨的能力,也會因為這雜亂過量的垃圾擋路而力不從心

安全的化妝品,原本就不是建立在「不含防腐劑」「不含乳化劑」「不含色料」「不含香料」或
無添加Paraben/Triclosan/…等等,粗淺不成熟的概念上。

二十幾年來,一直推廣化妝品配方應該力行基質減廢的我,
也多把力氣放在「安全原料的篩選」與「配方的簡化」上。
而今,看到皮膚裡「雜物」的堆積,讓我更加憂心與不安。

我憂心什麼?

要讓一款產品配方極其簡約安全不難。
但消費者已經被品牌灌輸成「
完整的保養,得同時接力好幾瓶才算完成」。
擦一瓶,加諸在皮膚的廢棄物,皮膚自淨力尚能負荷;
每回都擦好幾瓶,那麼就等著皮膚鬧脾氣,膚況越來越糟。

我不安什麼?

品牌的經營,若只往商機看,滿口仁義道德,
有機、天然、無毒、醫美、漢方、樂活、環保、綠能、無添加
….
都只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而仍然不願放下那些成就「商業賣相」的質地修飾劑,
推出一波又一波部落客
/消費者叫好又叫座的亮眼商品….
那種感覺直逼「無知的被害人,卻感謝陷害他的人」一般的諷刺啊!

安全乎?垃圾乎?以下簡單舉個配方聊聊吧!(桃紅色是我的註解)

用更嚴苛的標準去看產品的安全,不是為了批判,而是希望配方者消費者,都該覺醒,重新定義「安全」的真諦。

以下商業實例要表達的是,看來已屬安全配方的產品,
其實還是
存在著堆積垃圾在皮膚中的風險。
期待消費著能正視
把太多化學成分往臉上擦負面意義,
更期待
品牌業者能更上一層樓,生產真正「以人為本」的化妝品,才是產業之幸!


範例:

某物理防曬品牌,被醫師達人讚譽為安全防曬品的成分表。

Titanium Dioxide 8.4% (安全,因為滲不進皮膚,即便滲入也不發生刺激或化學反應)

Zinc Oxide 2%(安全,因為滲不進皮膚,即便滲入也不發生刺激或化學反應)

Aqua() (安全)

Isononyl Isononanoate(垃圾,合成酯,雖對肌膚無刺激性,但可滲入肌膚,肌膚無法利用、代謝,只會造成垃圾堆積)

Squalane(雖對肌膚無刺激性,但可滲入肌膚,肌膚無法利用,少量時有滋潤肌膚效果,大量會造成垃圾堆積)

Butylene Glycol(對肌膚無刺激性,多半吸附在角質層,高度水溶性,無大量殘留機會)

Cyclopentasiloxane(揮發性成分,借膚溫蒸散,不會造成堆積)

Polyglyceryl-4 Isostearate(垃圾,乳化劑,對肌膚刺激性低,但能滲入肌膚,肌膚無法代謝,會造成垃圾堆積)

Dimethicone (非揮發性成分,親脂性與親水性接不佳,只覆蓋在角質層,容易清潔或卸妝移去,不會造成堆積的垃圾)

Sodium Myristoyl Sarcosinate(垃圾,乳化劑,對肌膚有留置性去脂力刺激,能滲入肌膚,肌膚無法代謝,會造成垃圾堆積)

Cetyl PEG/PPG-10/1 Dimethicone (垃圾,乳化劑,對肌膚刺激性低,難滲入穿越角質層,容易卸妝移去,不會造成堆積的垃圾)

Hydroxyethyl Acrylate/Sodium Acryloyldimethyl Taurate Copolymer(大分子膠質,沒有風險)

Polysorbate 60 (垃圾,乳化劑,對肌膚刺激性低,難滲入穿越角質層,容易卸妝移去,不會造成堆積的垃圾)

Triethoxycaprylylsilane(垃圾,對肌膚刺激性低,難滲入穿越角質層,容易卸妝移去,不會造成堆積的垃圾)

Hexyl Laurate(垃圾,合成酯,雖對肌膚無刺激性,但可滲入肌膚,肌膚無法利用、代謝,只會造成垃圾堆積)

Aluminum Hydroxide

Phenoxyethanol (垃圾,防腐劑,具溶劑效應,可滲入肌膚,肌膚無法利用、代謝,不只有刺激過敏機會,也是垃圾堆積)

Sodium Chloride

Disodium EDTA(對肌膚低刺激性,多半吸附在角質層,高度水溶性,無大量殘留機會)

Butylparaben Ethylparaben Isobutylparaben Methylparaben Propylparaben

(垃圾,防腐劑,親脂性可滲入肌膚,肌膚無法利用,部分隨血液走全身,不只有刺激過敏機會,也是垃圾堆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epjournal 的頭像
    keepjournal

    ★ 私房筆記本 ★

    keepjourn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