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2010-04-06 問: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

孩子粗心主要可以分為二部分,一是在功課考試方面,另一是在平時日常生活方面。

如果是前者,那麼,其實孩子寫錯答案不一定是粗心,有時是考試時緊張造成的,可以試著了解他背後的心理因素為何。若真的是粗心大意,與其責罰他為何犯錯不如指導他確實訂正,並用反覆的練習來加強他的印象。畢竟考試的目的不是比較分數的高低,而是檢驗孩子的學習效果!我們建議平時在寫功課時就要培養孩子自我檢查的能力,引導他發現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發現錯誤就直接告訴他,這樣會養成依賴的習慣。

如果是後者,那麼,日常生活中一般會粗心的情形大多是不熟悉所造成的。例如打翻水杯,這時就要教孩子如何倒水,如何拿杯子及喝完了杯子要放在哪裡等細節。該定位的東西請他用完後馬上定位。這時大人就要做好榜樣,不厭其煩的從各個小細節重複的告訴他方法,久而久之他一定會改善粗心的毛病。
什麼樣的年紀給什麼樣的教育,不要和他人做比較;只要孩子有進步,就要多多鼓勵您家的寶貝喔。

2 2010-04-06 問:孩子無法接受失敗,輸不起,怎麼辦?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不只是大人如此,對天真浪漫的小孩子也是一樣的殘酷,而且他們的人生才開始,來日方長,更應及早教導及培養他們正確面對挫折的生命態度。

首先,要幫助孩子建立適當的「挫折關」,可以在生活中利用各種機會或實例,使其了解很多事情其實是很不容易掌握的,所以遭遇挫折或不順,既無需意外,也不必太過失望或感傷。

但同時要告訴孩子,這不表示凡事可以無所謂不必去努力或動輒任意編造失敗的藉口,反而要因為挫折隨時可能出現,砥礪自己更加努力奮鬥。

有了基本心理建設後。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善加利用挫折。挫折固然是不愉快的經驗,但何嘗不是一種警惕、一種可激勵鬥志的利器!可以藉機反省檢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或許換個角度或方式去進行便可迎刃而解,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即是這個道理。此外,已發生過的挫折可作為往後行事時寶貴的參考,提高孩子預見挫折的能力,幫助孩子在失敗尚未發生之前,能及時扭轉改進,增加未來成功的機率。 
若孩子已遭較嚴重的挫折時,家長勿再加以責難,要用實際的行動來表達關懷與愛,給孩子充分的安慰和支持。否則只會造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態,不但烙下心靈的傷痛,也降低面對挫折的能力。

3 2010-04-06 問:孩子的理解力差,可用何種方式改善?

孩子理解力差的原因有很多,但絕大部分都跟國語程度有關係,因此,要改善理解力的情況,首先需從孩子本身對文字的認知開始。如果孩子認識的字不多,自然會影響對文章或短句的理解;其次是改善孩子平常對文章的閱讀習慣。因為如果孩子只喜歡閱讀故事性的文章,一旦孩子閱讀到理論性內容,就會影響吸收與理解的程度。最後是增加孩子平時對書籍的閱讀量。

如果能廣泛閱讀大量的書籍,就能增加孩子的日常生活經驗(因為大量閱讀是增加理解的不二法門)。此外家長的引導也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閱讀文章後,能與家長一同討論或分享想法,不但能使家長了解孩子的閱讀能力,孩子也能增加許多知識與經驗,而那些知識與經驗正是孩子無法從書中習得的。

4 2010-04-06 問:如何引導孩子由具體思考進入抽象思考?

孩子無法自己由具體思考進入抽象思考,除了與孩子日常生活經驗有關之外,另外一個原因是孩子的閱讀量不足所造成。所以,當孩子在面對抽象的內容時,便會產生無法理解的狀況。

要如何引導孩子進入抽象思考呢?其實家長可先了解孩子思考的模式,並增加孩子的日常生活經驗(可採用討論或看影視的方法)。當孩子遇到任何疑問或不了解的問題時,家長可善用機會,趕緊和孩子進行討論;若還是不了解,則可以和孩子上圖書館或書局、網路,尋找相關的資料,來加以補充說明,接著反問孩子,從說明中體會到甚麼,或是也可以其他問題詢問孩子,以確定孩子究竟吸收了多少觀念。

在帶動孩子的過程之中,家長應運用孩子已經學過的事物來補充說明,如此孩子才能充分的了解。但是,家長千萬要留意,孩子的學習必須經過不斷的反複練習才能達到成效,千萬不可失去耐心,否則孩子將會排斥學習,反而失去引導的義意。

5 2010-04-06 問:因為要工作,擔心沒有很多時間可帶動孩子學習,怎麼辦?

問:因為要工作,擔心沒有很多時間可帶動孩子學習,怎麼辦?

現在雙薪家庭或單親家庭的比例有增高的趨勢,為了工作上及經濟上的需求,也造成家長與孩子之間互動的機會減少了,讓家長在工作與教育孩子兩個問題上呈現兩難的窘境。但是事在人為,就算家長跟孩子碰面的機會真的很少或很不容易,只要家長多用點心,相信孩子還是能感受到父母親對他們的關心。例如:可以把便條紙或錄音帶當成溝通的工具之一,寫上(錄製)一些關懷孩子的訊息或字句,將父母親的期許向孩子說明並肯定他們一定可以做到。父母親也要聽聽孩子的需求,在能力範圍內滿足他們,而不是只是要求孩子而已。

另外,父母親應好好掌握和孩子相處的機會。不管時間長或短,親子相處時,請多看孩子的優點或值得讚美的事情;欣賞孩子的優點,接納孩子的缺點,再透過先講優點再來點到缺點的溝通方式,相信孩子的接受度也會較高。如此,就算家長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沒有很多時間可以帶動孩子,孩子們也可以體會及感受到父母的愛。

6 2010-04-06 問:遇到不熱心或不認真的老師應如何處理?

問:遇到不熱心或不認真的老師應如何處理?

現在家長在學校所扮演的角色,已經從以往的旁觀者變成積極參與者的角色。因此許多家長也會積極參加班親會、同樂會、成果發表會等。家長會認為老師不夠積極、認真,通常是經過比較的結果。

譬如說前一位老師作業比較多,這一位老師很少出作業;或是前一位老師重視閱讀,這位老師比較不重視。凡此種種都是經過比較後所產生的認知。其實大多數的老師都是積極且熱心的,而且各有所專長,家長不要用放大鏡檢視老師的班級經營方式,應該多認同及配合老師的教育理念。

但若真的有遇到比較不積極、不熱心的老師,我們會建議家長可以以下列幾種方式和家長溝通:

* 透過聯絡簿和老師溝通,可以用建議的方式,詢求老師的意見。

* 可以在班親會的時候提出,透過家長之間的討論以及老師的理念說明,更可以得到大家彼此的共識。尊重老師的專業,積極和老師配合及溝通,這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7 2010-04-06 問:孩子過於好動,該如何做有效的情緒管理?

問:孩子過於好動,該如何做有效的情緒管理?

1. 此時必須先觀察孩子到底是習慣不佳的問題,還是屬於過動的症狀。若孩子是屬於過動的問題,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對孩子是比較有良性助益的。

2. 若孩子只是因為單純的習慣不佳,以及家人過度溺愛所造成的問題,就必須適時的檢查家人間對孩子的管教及要求是否一致,千萬不可一人一套的教導方式,這樣會造成孩子莫衷一是,或是會觀察大人的反應取巧應付。

3. 跟孩子適當的作出約定,以孩子喜歡的事物或者是遊戲當作限制,若是孩子不能遵守約定,就不可以去做他喜歡的事物以及玩他喜歡的遊戲。但也請家長能夠堅持跟孩子間的約定,千萬不可因為受不了或是心疼孩子的哭鬧要求,因而放棄了原本的堅持,這樣將會造成孩子日後對約定的漠視,甚至再也沒有辦法良性的尊重父母的要求。

8 2010-04-06 問:孩子學習低潮時要怎麼辦?

學習的原動力來自於對學習的好奇及興趣,可是,若要變成長期的學習,則習慣的養成及建立便是最重要的基石。當學習是倍感壓力及缺乏成就感時,孩子便對學習產生壓力及排斥感。

因此協助孩子度過學習的難關及低潮,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及成就感。因此,父母親可以藉由分析停止學習的損失及肯定其平常的努力及表現,甚至喚起孩子有成就感、榮譽感的時刻,來重燃孩子的信心及動力。

孩子的未來會面臨更多的困境及問題。孩子若曾經在一次次的低潮中走出來,便能培養出相當程度的抗壓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當孩子面臨低潮,請家長用更多的愛及耐心陪伴,並為其安排適當的舒壓活動,千萬別隨著孩子一時的退縮而放棄長期的努力。

9 2010-04-06 問:孩子很會和父母唱反調怎麼辦?

孩子唱反調可能有的原因是自己的想法並未獲得抒發的機會,感覺不受重視,或者是自己的意見未被採納後所採取的對抗手段,也有可能純粹要吸引注意。

這時,一定要先和孩子溝通,了解他的想法,看看能否協調取得共識。如果這樣的情形常常發生,就必須讓孩子了解家長及別人對這樣行為的感受,使其了解這樣的行為讓人不舒服。如果用說的不行,就可採用行動的方式,製造機會使其有同理心並與其討論這類行為的感受。

改造計畫一 
大家一起唱反調。先和孩子說明白,全家一起玩「唱反調遊戲」。在遊戲時間內,媽媽會故意和他唱反調,先說不玩的人,就要認輸。

當孩子要求媽媽一起從事某些活動時,媽媽或是其他家庭成員,刻意唱反調,大掃孩子的興致。當孩子委屈,或是「不玩了」,爸媽再加入適時引導,讓孩子了解他平時「唱反調」時,大家會有什麼樣的心情,進而鼓勵孩子認同、或是接受其他人的想法,而不要一意孤行。

改造計畫二 
和孩子一起進行音樂遊戲,可以是簡單的樂器,或是任何可以發出聲響的鍋碗瓢盆。
在進行音樂演奏的同時,媽媽故意製造不和諧的聲音。當孩子受不了抗議的時候,或是爸媽可以主動問問孩子:「好聽嗎?」藉此和孩子討論「唱反調」的結果。

10 2010-04-06 問:該不該給孩子零用錢?

當然可以給孩子零用錢!因為給孩子零用錢,不但可以教育孩子規劃金錢,使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另一方面,孩子學習運用零用錢其實也就是學習如何過生活。只是,該如何讓孩子活用零用錢呢?

先想清楚如何給零用錢。是每日給或一週給、一個月給一次零用錢呢?當然孩子的年齡層是必須考慮進去的因素。原則上愈小的孩子較適合採每日天給的方式;年齡層較大者可考慮每週、半個月、每月的方式。因為可讓孩子學著做金錢規劃。

當孩子把零用錢花完後,可以額外再向父母索要零用錢嗎?此時,正是傳達給孩子了解「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概念及如何正當取得金錢的好時機。因此,可以讓孩子協助幫忙做家事、與家長約定此次考試進步多寡等,來讓孩子取得額外的零用錢。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先和孩子一起討論支配零用錢的方式,例如:零用錢可以用來買零食、買文具用品及存錢。然後找一本筆記本,將每日使用的金錢及項目詳細記錄在簿子上。

把零用錢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帶著孩子一起選購撲滿(到銀行郵局開戶)和錢包,讓孩子把可以花用的錢收在錢包裡,要儲蓄起來的零用錢則放進撲滿或存到帳戶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epjournal 的頭像
    keepjournal

    ★ 私房筆記本 ★

    keepjourn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